凯发k8国际

Call us now0755-8668-0658 Emailinfo@yayute.com
ACTL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5年实战数据出炉
文章作者:admin 所属类别:大肠癌 阅读量:48

结直肠癌(CRC)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死亡率居高不下。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开展,具有靶向性、低毒性多靶点的T细胞免疫治疗已成为CRC患者最有希望的疗法。



这项由云南延安医院召开的ACTL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表明,在未对入组患者的肿瘤组织I类人白细胞抗原(HLA-I)筛查情况下,ACTL组与常规化疗组患者疗效基本一致,副作用显著更少,且肿瘤HLA-I高表达、无淋巴结转移者获益更大



该项临床试验共纳入49名CRC患者,ACTL组化疗组分别为29名20名ACTL组:术后4周开始,每15天回输1次,共5次化疗组:常规6周期化疗。主要观察终点为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次要观察终点为总生存期(OS)和不良反应,包括发热、白细胞减少、肝肾功能异常、恶心和呕吐。


结果显示,经过3769个月的随访,两组在PFS和OS上均无显著性差异。副作用方面,ACTL组仅出现2例低烧(38.2℃、38.7℃),6小时内自行退热;化疗组20例患者中均出现了不良反应,包括血管炎(20例,100%)、呕吐(5例,25%)、恶心(17例,85%)和疲劳(17例,85%)。


ACTL组中,与肿瘤HLA-I低表达患者相比,高表达患者的PFSOS更好;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PFS和OS也优于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ACTL治疗的先决条件是肿瘤组织HLA-I必须表达


研究数据提示淋巴转移和HLA-I低表达与OS较差可能相关。与化疗相比,ACTL治疗中晚期CRC可能取得更好的疗效,HLA-I高表达且无淋巴转移的病例更有可能从 ACTL治疗中获益。另一项尚未公布的临床试验结果提示中晚期结直肠癌和胃癌患者接受ACTL治疗后,淋巴结转移病灶的清除明显优于化疗组。所有患者在被纳入ACTL组前被证实肿瘤组织表达HLA-I。



A、B:基于HLA-I表达对PFS和OS进行分析。C、D:基于淋巴结转移状态对PFS和OS进行分析。PFS和OS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估算。


ACTL发挥治疗作用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来源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原理详见(ACTL原理介绍)。在ACTL组中,约50%的患者被输注的CTL来源于其直系亲属的PBMC。




总结:

根据此项研究成果,如果治疗前对HLA-I进行检查,ACTL治疗胃肠道肿瘤的疗效势必显著性提高。此项临床研究成果已发表于《肿瘤学前沿》(Frontiers In Oncology),原文链接:http://doi.org/10.3389/fonc.2023.1122669



关键词:
分享: